close

這是一本與刑罰有關的小說。架構在清朝末年這時代,這神祕的時代,它有著皇帝小腳紫禁城,顯得古老塵封,但透過黑白相片,看到西太后端然坐轎,彷彿也並非遙不可及似的。縱然,她的表情木然,轎前隨侍的太監李蓮英更是癡呆得像木偶。

 

黑白的照片,正是清末的寫照。神祕得令我嚮往,黑白照片,沒有白光,只有漸層的黑暗。黑暗得令邪惡滋長,我總能想像,什麼可怕的事在那時都是能發生的。莫言說書人般描述腰斬、凌遲、檀香刑,我不會懷疑,全部相信。

 

莫言以一個傳說做基礎,寫出栩栩如生的小說,他在後記裡說他盡可能不魔幻寫實,但還是魔幻寫實了。傳說的迷人不在於它倒底是不是真的,而是我們希望那是真的。但對於莫言將傳說活靈活現的血腥描寫,我又感到可怕,可怕的不是因為那是真的,而是我希望它是真的,我的心裡仍有陰暗的面。

 

莫言說道,他想做一次大倒退,寫一篇脫離西方文學影響的中式小說。我認為他做到了,他藉由故鄉一種戲曲貓腔,韻文式唱出這篇小說,九十九點九趴讓我像是一個清末人在茶館聽人說書。

 

在湯本論壇看到有人說莫言這部小說道德淪喪至極,我只覺得這人入戲太深。契訶夫說過:『作家不做判官,只做證人。』雖然莫言極盡可能地腥羶色,但應當將它看作反面寫法,古語有云:正面不寫寫反面,須知立竿見影乃妙。

 

有人說凌遲是其中描寫最血腥的,有人說是檀香刑,但最令我震撼的卻是腰斬。

 

當代搬運庫銀的庫丁,都是高大強壯的,也許活得太苦了,他們當然想從銀庫撈點油水,這些庫丁竟然鍛鍊起穀道(屁眼),試著弄通它,把庫銀塞進去。最後事發,一名庫丁就這麼被腰斬。

 

『那庫丁的後半截身體,在那裏抽搐著,沒有什麼大動作。可他那前半截身體,可就了不得了。大人,沒親眼看到的聽說了也不會相信,親眼看到了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噩夢。那傢伙八成是一隻蜻蜓轉世,去掉了後半截還能飛舞。就看到他用雙臂撐著地,硬是把半截身體立了起來,在臺子上亂蹦噠。那些血,那些腸子,把俺們的腳浸濕了,纏住了。那人的臉金箔一樣,黃得耀眼。那個大嘴如一條在浪上打滾的小舢板,吼著,聽不明白在吼啥,血沫子噗噗地噴出來。最奇的是那條辮子,竟然如蠍子的尾巴一樣,鉤鉤鉤鉤地就翹起來了。在腦後挺了一會兒,……』

 

小說的描述似乎有意通篇用動物來譬喻,例如那蠍子般的壯丁,知縣肥亮得自己有生命的辮子。引導人們有種意象,小說世界裡的人非人,沒有高貴的靈魂,全成了動物,一個肉慾橫流的世界。這是令我最心寒的。

 

我似乎也像個中國的看客,站在過西菜市口,看過戊戌六壯士被斬首。魯迅據說是在看過圍觀斬首的中國看客那木然的表情,才立定志向不做醫生治病,要用筆治療人的心靈。我愛看熱鬧,但我還有點人道,清末啊,困苦的人民啊,異於禽獸幾希矣。希望那沒有人道的世界不再降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乃吉歐‧懷爾德 的頭像
    乃吉歐‧懷爾德

    凝視者的獨白+

    乃吉歐‧懷爾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