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little faith, bro.”

 

這是美國影集《Prison Break》裡頭,越獄兄弟兩人最愛勉勵彼此的話。“Have a little faith.”也是有名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心靈作家米奇艾邦的新作書名,中文翻為《一點小信仰》。

 

我覺得這樣翻不是很好,翻成「要有信心些」會比較好,但是,現在,我也有了一點小信仰,成為一名基督徒。

 

這真是一個奇蹟。

 

談到奇蹟,我覺得電影《王牌天神》裡的上帝說得最好:「一個單親媽媽做兩份工,還能抽空陪兒子參加足球訓練,這就是奇蹟;一個青少年向毒品說no,而向教育說yes,這就是奇蹟。人們要求我為他們做東做西,卻不知道其實他們自身就擁有大能。你想看見奇蹟?你就是奇蹟。」

 

友人Break和我,兩個無神論者(其中一個還寫過《魏長老》系列這樣調侃上帝的趣味傑作),一個在44,一個在88受洗,這就是奇蹟。

 

Break說:「過去幾年我一直不相信神,直到遇見了魔鬼,這真是一種反證法。」B君會相信神,是因為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魔鬼」纏身。的確,面對精神疾病,醫學科技再如何發達,現在終究無能為力。我們只能希望這些心靈受創的人要有信心些、要有一點小信仰。

 

我與脆弱的B君剛好相反,是因為剛強而接受了基督。一直自認為活著不曾對不起任何人的我,只因基督教的簡單教義便羞愧,基督教認為起心動念的瞬間就是罪,不是等行為產生,光是想就有罪。我喜歡這樣的超高道德標準,而這麼說來,「色慾、貪婪、傷悲、暴怒、懶惰、自負及傲慢」這些原罪,我每天無時無刻不曾間斷,在我的腦海,在我的文字。

 

在基督教的世界,一個在現實中這麼美好的我(你看,我又自負了),只是死刑犯。

 

不受洗,洗淨全身的罪還等什麼?

 

我們教會的受洗儀式很好玩,在游泳池。牧師與弟兄左右抓住我,然後將我後仰壓入水中(很像摔角的雙人合體技),我立即嗆到了。雖說受洗只是形式,但我想在文學上也可以有象徵意義。

 

這是多麼危險的舉動,但這麼施刑的人,卻是牧師,我在水中身陷危機,這樣恐怖的惡水,其實也就象徵著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隨時充滿危險。然而,我卻不害怕,因為我知道這麼做的人是牧師,我的心不畏懼,我心中的支柱,就是那一點小信仰。

 

受洗後,我依然是我,仍是個語言文字學家,依舊敏銳,對基督徒也不會留情。比方王聖人,最近出書大談性愛撈過界,說什麼墊枕頭作愛授精機率可以大增,如此謬論我還是覺得好笑,還是得說說笑話。

 

王聖人,一時糊塗也會變成王「性」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