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表姊,她在孩提時代沒有任何信仰時,對於祭拜過的各種東西就不敢吃,怕這玩意。而我個人則是認為只要有信心,凡物皆可吃。

 

對基督徒而言,拜過偶像的東西,能不能吃,自古就是個爭議的問題。為此使徒保羅做了最佳的解答:「可以吃,也可以不吃。重要的是無論吃或不吃,都不可以讓另一方軟弱、跌倒。也就是說,今天就算你充滿信心,敢吃祭物,但是,若是你的行為會讓不吃的人感到不舒服、軟弱跌倒,那你也不當吃。」

 

這就是保羅啊,真正的智者。知識能讓自我崇高,但惟有愛心能造就人。真正的智慧除了自己明白事理外,更應該充滿愛,顧及較為弱小無力之人。

 

我感觸很深,因為我朋友B君就很聰明。

 

然而,他常說一些話,讓我覺得很沮喪──他的話對我來說就像祭拜過的食物。有一次我對他的文章發表評語說:「人生哪有這麼苦,比你苦的人還有很多。」他給我的回應是:「這話邏輯有問題。」

 

真是個智者,我這兩句話還真是互相矛盾,因為我心焦慮啊,愛心勝過了我的理智,我想救弟兄的心使我無法冷靜。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那麼一次,向著所愛的人問同一句話:「主啊 !我們願意幫忙。」但是,幫什麼忙呢?的確,我們無法幫助親人。我們不知要獻出自己的那一部分;而往往我們奉獻出的部分,並不是對方所需的。因此,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親人中,我們該知道誰會逃避我們;但是,我們仍會愛他們,完完全全地愛他們,卻不需要完全地了解他們。

 

這是電影《大河戀》裡的牧師父親在酗酒好賭的小兒子被槍托打死後在主日的講道辭。身為一個作老師,我以前遇到很糟糕的學生都會推理說,這小孩要改變,一定要從家庭教育開始……然而,當牧師的孩子都還是一樣走向絕路,我就找不到任何的解釋了,只有人性的難以改變不証自明。

 

有時候,智者自己難過就算了,最慘的是他們還要為別人難過。當我在網路上放上「史上最強花園夜市拍賣」的影片後,大家都很快樂,可是B君就看不到其中的樂趣,他只說:「以他的口才魅力來說是在價賤出售自我。」

 

我覺得這是不造就人的話,並且是負面消極的。我們無須去指出一些木已成舟的事來破壞氣氛,你真有心,應該做的是提出有效的建議去幫助他。而事實是,拍賣哥也喜歡夜市叫賣,他婉拒了新聞採訪婉拒了電視台的邀約。誰有權力說作夜市一途就是價賤?難道一定要去藝能界鬼混、去演夜市人生這種爛戲才是功成名就?──我們不了解一個人,就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幫助」他。

 

曾經有一個小孩被外婆帶大,他的智力中等,可是上了國中他卻向老師說想去讀啟智班,因為覺得自己笨。後來老師去調查,發現原來他外婆從嬰兒時期就叫他「憨孫」……語言是何等的具有威力,所以,要警醒,弟兄們,不造就人的話、沒有幫助的話、出自自己標準而非神的標準的話,都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