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607.JPG

緣起

大約13年前吧,當時台灣書市興起了一股小小的"赫拉巴爾"熱。我看完這位捷克作家所寫的《過於喧囂的孤獨》,這部精彩的小書後。也陸續買了他的多部作品。如《底層的珍珠》、《中魔的人們》及這部長篇小說《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然而隨著欠下的書債越來越多,這部長篇一直沒有讀完,直到今年年假,開始認真讀這本十三萬餘字的長篇,一直讀到元宵節大地震時,才看了大約一半。在生死關頭,我腦海想到的第一件事,正是這本書還沒看完,好可惜啊!如果有機會一定要看完。

很幸運活著讀完了這部作品。如果要給一句評語的話,我會這麼形容《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那就是:捷克怪談--荒謬浪漫,笑到不行,感慨到無語。其實我在讀到一半時,便已在anobii書櫃這麼寫了。這部小說的故事,主要是一個服務生的回憶錄。他訴說著他的奮鬥與捷克歷史動盪產生的交集。

捷克怪談

起初看,主人公還挺妙的,說的故事趣味橫生,但他時常話鋒一轉便岔題了。離題講到另一件事......這讓我不得不想到台灣很有名的舞台劇《台灣怪談》,那個愛岔題的主角,確實有點這樣的味道,台灣怪談李立群的岔題是被變態的社會環境逼出來的。《我曾服侍過英國國王》的主角又何嘗不是呢?書中主人公面臨到更多種矛盾的處境,捷克人與德國人的矛盾,到後來捷克本身內部社會主義與資產階級鬥爭......雖然是作者舉重若輕帶笑來寫小說,可是這個小說牽涉到捷克二戰時期以及後來走向共產主義的兩段慘痛歷史,所以仍然是充斥著許多荒謬又悲慘的情節。(頗有看電影《活著》與《一九四二》的感受)。

赫拉巴爾在這部小說中,隨意的岔題,但常常讓人走進了更動人的情節。主人公與妓女間無比高貴的愛情,以及妓女可愛爆笑的回報;一名服務生領班,為愛拋家棄子......赫拉巴爾筆下的人物,有一種純真到近乎癡傻的性格,那真的只有他寫得出來。很多時候,常讓人看了不忍責備、無法解釋,久久感動。

豬羊變色的展開

起初幾章,岔題的現象相當嚴重,但後來的章節,劇情有收縮拉緊的趨勢,越來越凝練,也隨之沉重。主角洞悉了一生的緣起緣滅,反璞歸真。

當然,那就是赫拉巴爾本人當時的狀態,被新政府從作家協會剔除,作品不得發表。他也許就是藉由這樣一名,曾經服侍過帝王的終極服務生來自況。面對悲慘無奈的命運,他仍然保持莊嚴。

以前特別研究過赫拉巴爾,發現他也是個貓奴。而我在這本書中,特別喜歡其中一段描寫,是關於主人公收養了一隻貓。貓對他始終保持戒心,但到最後,也不得不屈服於主人,接受那令牠渴望又害怕的撫摸……

其中情節之奧妙,就留給有興趣的讀者去看了。赫拉巴爾,仍是如以往一樣詩意,寫著非比尋常形式的作品。真的,一開始,我覺得,他這種說書人似的創作手法,不要說不夠後現代,甚至有點不夠現代主義吧!但到最後,我想我錯了,他其實是一直在跟讀者對話的。所以,我打算到anobii把原本給予此書四顆星的評價,調整為五顆星。

冥思默想時間

作為一個服務生,怎樣算是最頂尖的呢?我認為大概會是像聖經《哥林多前書》第九章19節所描寫的:「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一個自由的僕人,一切的矛盾與奧妙,就在那裡。

赫拉巴爾全.JPG

arrow
arrow

    乃吉歐‧懷爾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