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這間餐廳的東西「滿不錯的」!
教授說:這個網站的技術「滿不錯的」!
不熟的人說:你這個人個性「滿不錯的」!
很熟的人說:你這個人裝得「滿不錯的」!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可憐他們,是他們能運用的詞彙太貧乏?還是他們太過含蓄,不喜歡表達自己?也許兩者皆是。

從前在安平古堡打工,遇到一個荷蘭人,他想探我口風,再決定要不要買票進來,他的問句是:「Is it cool or just『還好』?」這老兄真是把台灣人觀察得透徹(不過安平古堡對荷蘭人來說真的不太cool,他們輸了)。

台灣未免太多的人心口不一,問人對某事的看法態度,最常得到的答案一定是「還好啦!(或者小馬哥的:『沒~有~啦!』)」如此說了等於沒說的回答,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與人交心不簡單,即使用同一種語言,也還存在巴別塔般的困難,人們漸漸遺忘了語言的可能性,愛斯基摩人有五十幾種形容雪的辭彙,中文也有許多的馬字部的字來區隔各色鬃蹄的馬。

「滿不錯的」不是個ending,它是個發話語,當你說完它,請繼續說,試著說出真實的感受,學習語言的多功,這樣……滿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