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恕我會推薦冷門書、甚至絕版的書,因為我並不是那種買書會特別去在乎暢銷流行排行榜的傢伙,當然流行的書我也看、免不了要看,對於流行呢我採取的是與小說家納博可夫一樣的態度:「流行乃是人性平庸的一種產物,是生命的某種層次,是拜平等所賜的庸俗性,而且,指責它不正是承認他也可以創造出某些值得小題大作的東西嗎?」此文出處為光復出版社《納博可夫: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第80頁,這本書絕版了。

這告訴我們一件事: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智慧即是買不到的,甚至還會絕版呢。智慧可不像暢銷書一樣流行、隨手可得。智慧是難以言傳的,不能用買的,因此,今天才會有這樣一篇文章,不只教你買書,還只教你買好書,並教你該用怎樣的眼光去欣賞它。必須先提醒讀者的是本文各篇體裁長短不拘,時而岔題,天南地北;時而氣短,乾淨俐落。一切端憑興之所至。寫完這篇推薦文後,我感到有一絲苦澀,然而這種苦澀,正是所謂──慈悲的滋味。純粹開智慧、做功德、傳福音。因此本文姑且就名為:慈悲的推薦!

 

年度最佳青少年讀物:《巧克力戰爭》

 

作者:羅柏.寇米耶

譯者:周惠玲

出版社:遠流

 

Screw Twilight!去它的《暮光之城》!從愛書人的角度,這本書翻譯爛到極致不值得買,從讀書人的角度,這不過是一部外國瓊瑤式廉價小說,只是紅得夭壽罷了。容我再複述一次:「流行乃是人性庸俗的一種產物……」

全台灣現在大概有幾十萬高中生大學生(撇開年級的差異,「幼稚小鬼」這詞彙反而能更精準形容他們)──《暮光之城》的忠實讀者──正在怒視著我。然而我並不怕,因為我敢撼動整個宇宙!

這就是《巧克力戰爭》教會我的,《巧克力戰爭》才是最適合青少年的讀物。

本書的文宣表示此書與《麥田捕手》齊名,然而,書中的主角傑瑞雖然也是一個抱著赤子之心對抗世界的青少年,但本書的風格與《麥田捕手》可說是迥異的。《麥田捕手》的主角荷登始終懷抱著一個夢想,他渴望成為麥田捕手的純真夢想讓我感動;至於《巧克力戰爭》,隨著傑瑞對於「撼動宇宙」的幻滅,我的心情也隨之沉重。事實上,《巧克力戰爭》是一部少見「隱善揚惡」的作品,它會令我想起威廉.高汀的《蒼蠅王》。因此《巧克力戰爭》會成為一部充滿爭議的禁書並不令人意外,它可能令部分天主教與教育界人士很不爽,但這也更令人佩服作者寇米耶選擇寫作觀點的勇敢,此書在創作裡裡外外都稱得上是一部勇敢之作。

我為主角傑瑞的孤獨感到同情,英雄、先知總是孤獨的。但我想,《巧克力戰爭》在書中寫盡了黑暗,讓傑瑞孤單,也是好事一樁。它就像預防針一樣,能使讀者變得強壯,我相信,讀完《巧克力戰爭》,現實世界中會誕生更多的傑瑞。

 

年度第一勇:《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作者:保羅.科爾賀

譯者:許耀雲

出版社:天下文化

ISBN9789864179848

保羅.科賀的作品,提供給人們很大的能量。他總不忘提醒我們「夢想」的重要性。然而我們可以說,夢想不是一個很理性的決定。正因此,愛作夢的我常受到理智朋友的批判。可是保羅是站在我這邊的,他提醒我保持赤子之心、保有夢想。倚賴這兩樣無極限地向內與往外探尋自己。

看完這本書,最適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告白,向你最愛的人告白,《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絕對是幫你灌足了滿滿的勇氣。

附上小說中我個人最愛的一段:

「不,我沒弄錯。我知道妳並不愛我。」

這讓我更不懂了。

「不過,我正在爭取妳的愛,」他繼續著:「生命裡,有些東西是值得爭取到底的。」

 

年度最魔幻:《一百年的孤寂》

作者:賈西亞.馬奎斯

譯者:宋碧雲

出版社:遠景

ISBN9789573901044

※只推薦遠景版本,不要買到志文出版社的《百年孤寂》喔!作為愛書人,志文出版社的所有著作,本人均不推薦。

年度最神秘:《精靈之屋》

作者:伊莎貝拉‧阿言德

譯者:張定綺羅若蘋

出版社:時報出版

ISBN9571310867

提到魔幻寫實的小說,《一百年的孤寂》與《精靈之屋》都是必讀之作。如果要用一點魔幻味來開場,那我想,其中神秘的關聯就是一組數字:1982。

 1982年,曾靠《一百年的孤寂》震撼世界的南美哥倫比亞文學家加伯瑞爾.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同年,出身南美智利的伊莎貝拉‧阿言德(Isabel Allende)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說《精靈之屋》。當然提到1982年,影響我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出生了。

 究竟,這一切的一切,是命運的糾葛?文學的糾纏?還是我的牽拖呢?

 《精靈之屋》就是這樣一部隱藏著冥冥中自有註定概念的作品。會讀這部作品的緣由是,在網友的推薦下,我終於看了魔幻寫實的經典巨著《一百年的孤寂》,看完後,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這本小說不需要說什麼,就是「好看」!我後悔把它誤解為「經典就是放在書架上但你永遠不會去翻」的那種經典。看完後我深深受魔幻寫實吸引 欲罷不能。因此很快又找上了另一部魔幻寫實的名著《精靈之屋》(題外話,這本書絕版了,不過也好,經濟不景氣,大家要善用圖書館資源,去借就好)。這本書光是書名還有作者的名字,都讓我感到非常神秘莫測。

 但實際閱讀的感受卻是有點落差的,《精靈之屋》與《一百年的孤寂》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作品,精靈之屋的魔幻性質只是整部小說的一種裝飾和氣氛(兩本小說都看完的讀者,可以去翻閱王安憶《小說家的13堂課》第九堂課的分析)。

 這兩部小說的相同處很明顯,是在於「魔幻寫實」,可以這麼說,其實 《一百年的孤寂》是在寫南美洲的歷史。而《精靈之屋》是在寫智利的歷史,尤其是在1970年,智利民選出美洲第一個馬克思社會主義者總統薩爾瓦多‧阿言德(Salvador Allende),也就是《精靈之屋》作者阿言德的伯父,但他很快就被恐共的美國聯合智利軍方政變推翻。通常來說,一個小說家寫的第一部小說是自己的故事,阿言德就是如此。魔幻寫實會爆發在南美有它的背景,在《文學的終結》中,布雷特·萊文森為魔幻寫實主義如此定義:「近來拉丁美洲文學的關鍵美學模式越來越趨於形式主義…當拉丁美洲的歷史在說明自己的起源上顯得無能為力時,這種無能照例…顯示出對神話的渴求:以種種傳奇來逃避歷史敘事、解釋歷史的開端。」(摘自維基百科)這部魔幻寫實的小說,事實上也就是寫阿言德的家族與國家史。

 以上是《精靈之屋》與《一百年的孤寂》的相同處,但之外整個閱讀感受便大異其趣。必須說,馬奎斯的故事說得太好太精采了,現代小說往往太著重意識流、心理層面、哲理論述,而現代作家也太過濫用小說的用途。忽略了小說最重要的要使人悅讀。馬奎斯的魔幻寫實可謂神來之筆,也許是受海明威影響,敘事簡潔有力,加上南美獨有的熱情、幽默、神秘與滄桑壯闊,它的好看在於它的smooth,馬奎斯避開了無謂的外部與心理細節,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冰山理論」,你不落筆處,讀者反而注目更多,有時候,我們應該把需要想像力的地方,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太過細緻描寫其實是汙辱人,當讀者是白癡。這點馬奎斯的拿捏的確是精準無比的。

 當然,阿言德不是馬奎斯,《精靈之屋》沒有《一百年的孤寂》光怪陸離(絕對沒有!書中一次亂倫也沒有……嚴格說來有一次,但一點也不刺激)。阿言德的風格與馬奎斯截然不同,阿言德的作品中 包含了女性主義以及女性的筆觸,這種感覺我總很快就能察覺了,因為我很少看女作家的作品,最近我才驚覺,我的兩百本書中女作家的書可能沒有二十本,甚至沒 有十五本,看完驚艷的更不到十本了。或者是由於男女的思維有很大的差異,我讀的男作家鮮少有人會在書中提及星座、塔羅牌這類不大理性的內容,拿來佈局或 有,但信誓旦旦地寫進書裡就不可能。這沒有所謂好與壞,男女作家各擅勝場,《巴別塔之犬》就是一本很棒的小說(是位女作家寫的),但她的男主角塑造就頗糟,一看就是女人幻想出來的,書中那位鰥夫男主角一點男子氣概也沒有,像個娘砲。明顯只是作者的傀儡,代作者發聲罷了。

 阿言德就沒有這個缺點,《精靈之屋》的男主角是一個已經名存實亡的沒落貴族厄斯坦班.楚巴。他把家傳荒廢的農莊再度經營壯大起來,並且娶了德.維爾家族的一 個可愛少女克萊拉,就此開啟了三代的家族史。厄斯坦班原本是要迎娶克萊拉的姐姐羅莎,但他還沒發達前,羅莎已經死了。這段心路歷程影響了他整個人生,進而 影響了整個家族。總而言之,這個脾氣火爆、做事有決斷力、偏執、強硬又脆弱的男主角。他不擅表達自己的愛,個性差,動不動就用手杖打爛家中的所有家具陳 飾,不時就被孫女氣得要心臟病復發。厄斯坦班就是一個這麼可愛的角色,其實他對他的愛人、妻子、女兒、孫女都充滿愛。這個大家庭事實上大部分時間還是過得 不錯,雖然形式是雞飛狗跳。看到後來,我才想到這就是〈家後〉這首歌寫的:『才知道幸福是吵吵鬧鬧』。

 小說中,厄斯坦班這個右派地主的女兒,卻愛上了左派社會主義份子,孫女又愛上更激進想武裝革命的共產黨。隨著右派漸漸被逼退,後來左派總統當選,緊接著老美 聯合軍閥政變。阿言德寫的小說基本上就是智利的歷史,但這之中最難能可貴的是,阿言德做到了契訶夫所說的『作家不做判官,只做證人』。她不偏頗地描寫了左 派的理想、幼稚、激進,右派的保守、實際、消極還有軍閥的智能障礙。

 作為一個國家與家族均遭逢不幸的人,阿言德最後的選擇是原諒,她並不去控訴美國政府的暴行,她甚至嫁到了美國。她的思想中存在著因果報應的想法。而在她的小說中,可以看到時間終將會把一切原諒,無論有多深沉的恨。小説尾段這麼寫著:要為所有該復仇的一一復仇,實在是太難了,因為我的報復也不過是另一輪冤冤相報的開始罷了。我必須打破這恐怖的循環才行。我喜歡把活下去當作我的功課,把中止宿怨當成我的使命。

 《精靈之屋》的真正魔幻寫實之處在於,它把所有的苦難昇華了,這是真正的藝術。就像馮內果所說的:如果你真想傷你父母的心,但又沒那個膽子當同性戀,你至少還有個辦法,那就是投奔藝術。我不是在開玩笑。藝術不是養家餬口之道,它們是一種非常人道的方式,能讓生命變得比較可以忍受。

最後,仍用一個神秘的巧合作為結尾。1973年智利政變,民選的左派總統薩爾瓦多‧阿言德遭美國策劃殺害。那天,是911

 

年度最適合上班族:《FBI教你讀心術:看穿肢體動作的真實訊息》

作者:喬.納瓦羅、馬文.卡林斯

譯者:林奕伶

出版社:大是文化

ISBN9789866526190

如果你現在瀏覽我的部落格文章時,是整個人癱靠在椅背,稍稍抬起你的下巴,即使很短暫,卻仍不自覺顯現了千分之一秒的嗤之以鼻。那麼我可以大膽地說,你心裡正在想:「媽的,這傢伙有夠跩的,文章又落落長,寫個什麼鳥怎麼都看不懂。」

但若是你整個人身子前傾幾乎要親到液晶螢幕(我有一個朋友很愛美,所以她來找我時都不戴眼鏡,但她又拒絕配隱形眼鏡,所以她就常常像是要親吻電腦似的貼著我的LCD瀏覽網頁……我要說的是在此我們先排除此種複雜的兩性關係、心理情結),瞳孔又溫柔和緩地放大,且在不為人知的辦公桌下輕快揚腳打著愉快的拍子。那麼我可以肯定地說:「你喜歡這篇文章,我讓你微笑、大笑,欲罷不能!」

你嚇得冒冷汗了嗎?我真的讀出了你的心思是吧?這就是這本《FBI教你讀心術:看穿肢體動作的真實訊息》所教我的,拿它在職場中實驗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年度最厚:《審判日》

作者:珍.簡森

譯者:戚建邦

出版社:蓋亞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473357

  這大概是最不需我解釋的一本年度之最……哈哈哈!我自己寫了都覺得好笑,這真是我讀過最厚的一本書了。然而,必須說簡森這部小說真是很有遠見,根據2009十二月九日新聞:『全球暖化現象不斷惡化,世人慢慢開始嘗到果苦,近幾年來,日本沿岸出現一種巨型的「越前水母」,而且數量持續暴增,嚴重威脅到日本漁業,估計損失超過台幣35億元,專家認為,全球暖化造成海洋升溫,再加上海洋污染,才會造成的巨型水母迅速繁殖,大舉入侵日本海。』

  這種水母攻擊,《審判日》中已有寫到!要注意,本書英文版首度出版時,是1999年,整整十年前。當然這本書,也會讓我聯想到電影《2012》,同樣是描述遍及世界的災害,同樣令人大呼過癮,別看它厚,但它的情節卻相當流暢,雖然是我買過最厚的書,但只一禮拜我便看完。你只要想想你一個禮拜沉浸在《2012》的電影中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就好,推薦給擁有末日幻想症的朋友(推測是所有低薪上班族及期末考學子)。

 

年度MVB《傷心咖啡店之歌》

作者:朱少麟

出版社:九歌

ISBN9574442519

MVB絕對是聳動的標題,一方面是在進行這種遴選文章的時候,就是要殘酷地篩選再篩選、比較再比較,沒有優勝劣敗讀起來就不過癮了,另一方面,在我讀過的書中,經過沉澱歸納,大多很容易就可以賦於它們合適的標籤(這個世界上有Nature born killer,自然也會有一些像我這樣的Nature born reader《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教人閱讀的書我看一半就發覺全是我早就曉得的事,足見我的天生神力)。

  但若要為《傷心咖啡店之歌》貼標籤,我是貼不上去的,對我來說它太過獨特,因此我只能仿造一些運動賽事,運動聯賽中最頂尖的選手,他的表現遠遠在最佳前鋒、最佳游擊手、最佳外野手等等位置之上,分類是無法限制住他的,因此我們叫他MVPMost Valuable Player,最有價值球員。因此,如果得要給《傷心咖啡店之歌》一個標籤,那我會給它:MVBMost Valuable Book,最有價值書籍。

MVB……Wow!多麼有爆炸力的一個詞,絕對會引發爭議的,可是我最後說服自己,MVB,要考量的是整體,那麼論整體表現而言,《傷心咖啡店之歌》絕對是我今年的MVB。然而,一個懸疑就是這麼明顯的出現了,我怎麼今年才看了《傷心咖啡店之歌》這麼一本轟動的書?這可有好一段故事,多年前的我,比現在更犬儒,對於暢銷排行榜的態度也不像如今這麼寬容,看書只有一個原則:出版十年以上的才看。對於華文小說,我更是不屑一顧,因為我認為我自己都可以寫得出來。

  我可以嗎?我可以,我在我的網路書櫃aNobii簡短的介紹是:「一個讀者,半個作家。」在學生時代我便取得了學生最高榮譽:全國學生文學獎。現在,畢業了,我是可以成為一整個作家的,但我並沒那麼作,精確地說,我還沒打算這麼作。

  台灣的書市大半被翻譯小說占領是不爭的事實,但也還有一大半是華文小說喔!但那會是什麼?是網路文學、九把刀之類的,對九把刀我就不再多做批評了……抱歉實在不值得批評,綜觀華文小說有一最大的問題乃是:叫好的不叫座,叫座的不叫好。

  這是我最懼怕的事,純文學與商業壁壘分明,我問我自己有沒有把握打破這種現象,我知道答案是我去打手槍會比較實際。這是一個很令我傷心的事實,不過就在抑鬱的念頭裡隱約中,我被吸引到了一個地方──傷心咖啡店。

  原來並非沒有,《傷心咖啡店之歌》就是叫好又叫座的華文作品,我曾這麼耳聞,很高興的是我看完後,還是這麼想。

  一百刷的叫座,加上高行健好友馬森教授的推薦,與自己的親身驗證,《傷心咖啡店之歌》實在名不虛傳,讓我放下為反對而反對的拒讀暢銷書原則。

  最重要的是,看完《傷心咖啡店之歌》,我看見了華文小說的希望,朱少麟寫都市人的苦悶寫得極好!寫行而上思想的論辯也寫得極好!並且評選MVB的重要標準是比較整體,比起外文小說,朱少麟優美的中文絕對大勝經翻譯摧殘的外文小說。翻譯能完整表達文意就算大幸了,別奢望它再給我們中文上的美感。朱少麟優美的中文,除了欣賞,更是需要學習、保留的。不說修辭,光是中文字的應用,我就學到了:蘸、麏、闃、撳、酡……等以往有邊讀邊,似懂非懂的字。這或陷N是一種終極的嬝炕G直接去讀我們自己熟悉的文字、百分之一百去享受、去學習,那麼自然。

  因此,《傷心咖啡店之歌》,是我的MVB。如同主角馬蒂,去追尋她的夢想,做她自己了。我現在也開始做自己……說不定明年的此刻我會推薦自己寫的書喔,呵呵。

 

最難以了解卻也最美的《美麗境界》

作者:西爾維雅.娜薩

譯者:傅士哲、謝良瑜、全映玉

出版社:時報出版

ISBN9571336122

精神疾病是種寂寞的語言,如同被困在內心的隔音玻璃內痛苦叫喊,別裡看起來只是瘋狂的行徑。那些因怪異的舉動被污名化為「異端」、「瘋狂」「偏執」之人,事實上,往往可能只是未被認出的天性敏感、思緒敏銳的天才,奈釦Y是此中人物。

《美麗境界》多年前已被拍攝成電影,但透過書中更多面細膩的文字描寫,更能描繪出精神分裂者在內心不同角色的撕裂和現實生活的挫敗。十八世紀流傳一句名言:「這世界不過是個大型瘋人院,其中瘋得比較嚴重的人,把還有點清醒的人關了起來。」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是一線之隔,每個天才都像神話般傳奇,卻更像瘋子一樣偏執。他們擁有豐富的幻想,偏愛孤獨,常具備對事物執著的特質,這往往造就出人類不可思議的成就;然而非凡的才智也屬於他們的原罪,使其與現實生活和大眾扞格不入,想像力奔放到難以駕馭,進而墜入瘋狂的深淵。

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藝術的實踐,天才內心的本質像位詩人,需要直覺、激情和神秘主義,他們渴望呼吸全然純淨的空氣,不斷企圖超越自我,締造顛峰,也因此訛傳下釵h精彩的傳說,故事的世界從未令人感到失落,那始終無法解釋的神秘卻是輝煌藝術和科學的真正源頭。

牛頓曾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天才如納釭怐澈銩Q舉動對凡人而言或竟⑧g無稽,但有朝一日他們將詩般的想像化為真實的成就,便引領我們的視野看得更遠。舉凡天才無一沒有赤子之心,但並非每個人都像愛因斯坦般淡泊脫俗,相較於凡人,他們甚至更具備野心,熱衷於名利的追求,面對這群才智超凡之人,或野@界該給他們多一點特權和稱讚,包容他們的傲慢。

每個人心中都擁有一片美麗境界;也有一種屬於自己的語言;拉斐爾說:「所謂瞭解就是讓彼此的程度相等。」當每個人都意識到本身擁有屬於人類的缺點,承認自己的脆弱,彼此停止敵對攻訐,主動推開心扉,那麼便接通了對話的頻率,開啟認識的可能姓,進而願意彼此分擔與分享;或陶怮廘痕G不能達成真正的瞭解,但只要願意傾聽,我們終究會因為曾經感同身受而共鳴。

 

 

 

年度最限制級讀物:《檀香刑

作者:莫言

出版社:麥田

ISBN9789861732589

開始的時候,介紹了一本最適合青少年的讀物,當然,也不能忘記大朋友們,加上有些讀者喜歡來點刺激的,吃重鹹,事實上我也喜歡這一味,接下來就介紹一本,最限制級的小說:《檀香刑》,此書並沒有膠封起註明十八禁。但此書禁忌的內容卻是我見過最驚悚恐怖的,我甚至要在客廳有家人陪伴的情況下,才敢打開翻鴃C

這是一本與刑罰有關的小說。架構在清朝末年這時代,這神祕的時代,它有著皇帝小腳紫禁城,顯得古老塵封,但透過遺留下來的珍貴黑白相片,看到西太后端然坐轎,彷彿也並非遙不可及似的。縱然,她的表情木然,轎前隨侍的太監李蓮英更是癡呆得像木偶。

黑白的照片,正是清末的寫照。神祕得令我嚮往,黑白照片,沒有白光,只有漸層的黑暗。黑暗得令邪惡滋長,我總能想像,什麼可怕的事在那時都是能發生的。莫言說書人般描述腰斬、凌遲、檀香刑,我不會懷疑,全部相信。

莫言以一個傳說做基礎,寫出栩栩如生的小說,他在後記裡說他盡可能不魔幻寫實,但還是魔幻寫實了。傳說的迷人不在於它倒底是不是真的,而是我們希望那是真的。但對於莫言將傳說活靈活現的血腥描寫,我又感到可怕,可怕的不是因為那是真的,而是我希望它是真的,我的心裡仍有陰暗的面。

莫言說道,他想做一次大倒退,寫一篇脫離西方文學影響的中式小說。我認為他做到了,他藉由故鄉一種戲曲貓腔,韻文式唱出這篇小說,九十九點九趴讓我像是一個清末人在茶館聽人說書。

有些讀者認為莫言這部小說道德淪喪至極,然而,我只覺得這人入戲太深。契訶夫說過:『作家不做判官,只做證人。』雖然莫言極盡可能地腥羶色,但應當將它看作反面寫法,古語有云:『正面不寫寫反面,須知立竿見影乃妙。』

有人說凌遲是其中描寫最血腥的,有人說是檀香刑,但最令我震撼的卻是腰斬。 當代搬運庫銀的庫丁,都是高大強壯的,也許是生活太苦,他們想從銀庫撈點油水,這些庫丁竟然鍛鍊起穀道(屁眼),試著弄通它,把庫銀塞進去。最後事發,一名庫丁就這麼被腰斬。

 『那庫丁的後半截身體,在那裏抽搐著,沒有什麼大動作。可他那前半截身體,可就了不得了。大人,沒親眼看到的聽說了也不會相信,親眼看到了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噩夢。那傢伙八成是一隻蜻蜓轉世,去掉了後半截還能飛舞。就看到他用雙臂撐著地,硬是把半截身體立了起來,在臺子上亂蹦噠。那些血,那些腸子,把俺們的腳浸濕了,纏住了。那人的臉金箔一樣,黃得耀眼。那個大嘴如一條在浪上打滾的小舢板,吼著,聽不明白在吼啥,血沫子噗噗地噴出來。最奇的是那條辮子,竟然如蠍子的尾巴一樣,鉤鉤鉤鉤地就翹起來了。在腦後挺了一會兒,……』小說的描述似乎有意通篇用動物來譬喻,例如那蠍子般的壯丁,知縣肥亮得自己有生命的辮子。引導人們有種意象,小說世界裡的人非人,沒有高貴的靈魂,全成了動物,一個肉慾橫流的世界。這是令我最心寒的。

而悲哀地,我感覺自己也是個中國的看客,站在過西菜市口,看過戊戌六壯士被斬首。魯迅據說是在看過圍觀斬首的中國看客那木然的表情,才立定志向不做醫生治病,要用筆治療人的心靈。《檀香刑》藉由腥羶色(除了刑罰的血腥,莫言描寫女主角眉娘盪鞦韆時的浪態,也充分展現其文字功夫,可稱得上是史上最色的盪鞦韆文獻)攫住我的目光,但是,我看到最後的感想卻是希望停止這一切,渴求一樣小說完全沒出現的東西:人道主義。

如同現代釵h大導演,偏愛拍攝逼真的戰爭電影,藉以傳達反戰的思維。莫言亦是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想傳達人道主義的重要性,誠然,見識過這樣超黃超暴力的黑暗時代,人們還會不渴望人道主義嗎?只是,這樣的作品,你承受得了嗎?這就強烈地考驗著讀者們的精神年齡。  

 

最易讀的習詩入門:《一首詩的玩法》

作者:白靈

出版社:九歌

ISBN9574441652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非常膚淺的,認為白話詩就是煽情的白話文,頂多詞藻華美一點、再加點饒舌的韻律。

多虧有這本書,讓我認識了詩。詩除了美之外,它還具備釵h重要的特質,如不確定性(引人疑惑激發思考)、非實用性(沒有特定用途、無限制的想像)。

白靈(我願意回答各位心中最好奇的問題,答案是No,這位白靈並非很愛露點的女星白靈,而是一位成名已久的男詩人,但白詩人的名字正好也彰顯出詩人的困境,國人對詩人的認識遠不及會搏版面的藝人)用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什麼是詩,如果我們說了詩具有以上的特質(不確定性、非實用性),那麼很明白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不是詩;「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詩。

我感謝這本書,它讓我頓悟,原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詩,那麼,《過於喧囂的孤獨》當然更是詩了。透過學習詩的形式,我竟了解到詩是超越形式的,任何形式的文體,都可以擁有詩意,稱之為史詩般的巨作!一切端看作者的本事。《一首詩的玩法》,教讀者看清詩的形式,見識詩的本質。

詩是美的,卻又令人困惑的,彷彿說中了你的心中的某些什麼,你卻又說不出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感動。

 

最詩意的作家:赫拉巴爾

請按 Ctrl + 滾輪

高妙的小說家是上善若水,平淡的情節也能勾魂,更高妙的小說家是詩人,呼吸都能讓人醉。赫拉巴爾就是這個等級。

--成英姝

沒有書名、沒有ISBN,最後我準備直接推薦一個作家,捷克作家赫拉巴爾。關於赫拉巴爾我已寫過許多,所以就不廢話,我即將來個豹尾般的結束,敬請期待。

有種說法是,讀起來最有意思的書,不是完全讀得懂的,也不是完全看不懂的,而是一半懂一半不懂的,這樣的書讀起來最過癮。赫拉巴爾的書大抵就給我這樣的感受(是的,他的作品就是「詩」)。

赫拉巴爾的作品我已讀過《過於喧囂的孤獨》、《中魔的人們》、《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我全部推薦給讀者,他的書只有一句話能形容:順口香濃,詩般感受。明年我預定要讀的書將是赫拉巴爾的妻子的眼睛三部曲──《婚禮瘋狂》、《漂浮的打字機》、《遮住眼睛的貓》。

近日去參加白明奇醫師的新書《忘川流域:失智症船歌》發表會,白明奇醫師除了是傑出的精神科醫師,更是一個詩人,他在這本新書中以詩代序,醫師表示:「這首詩我寄給自由時報被退稿,後來我就寄給中國時報,我想說中時比較挺我,結果還是被退稿了,乾脆就自己用。」

醫師面對文學的態度真是可愛,然而,這給了我靈感,既然詩能代序,那麼以詩做為終結何嘗不可?最後,我便夥同我的詩人好友Break以《過於喧囂的孤獨》、《中魔的人們》、《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為詩的材料,寫一首詩獻給赫拉巴爾,也獻給所有讀者。

 

〈喧囂過後的哼歌〉/Break主筆 Kurban收尾(撿肉屑仔)
 

在故事裡,

小人物都大無畏;

大人物都小角色,

堅決做中魔人們的創造者。

 

不齒獨裁血腥的希特勒,

躍身成光明的辛德勒。

一台萬噸炸藥的列車──

一位準時到站的真實V怪客;

悽愴的世界終於 捷克!

 

喧囂過後 寧靜哼著歌

寂寞抱住了幸福 孤獨

跳起了雙人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乃吉歐‧懷爾德 的頭像
    乃吉歐‧懷爾德

    凝視者的獨白+

    乃吉歐‧懷爾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