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手掌上寫了「幹譙」二字後上台報告。

「老師,各位同學,我要報告的是我自己讀小說的經驗。小說在現代可以說是沒落了,漸漸失去了影響力。小說的黃金時代應該是在幾百年前,譬如說十八世紀,德國文學家哥徳寫了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小說主要是寫23歲的年輕人維特愛上了一個女孩夏綠蒂,但夏綠蒂嫁給了別人,維特便自殺了。此書一出立刻轟動歐洲,許多少年也學維特自殺了。在差不多時代中國也有曹雪芹寫了紅樓夢一書,也是很轟動,成了禁書,被朝廷禁了,或許是因為影射乾隆,或許是因為太色情,紅樓夢的博大精深甚至使它成了一門可以專門研究的學問。由此可見小說那時的影響力,然而在現代,可能是數位化的影響,造成小說的沒落,這麼說吧,厚厚一本哈利波特,將它轉換成電子檔後,只需要一張磁片的容量,小說在現代就是這樣渺小。而且,若是你面前有一張哈利波特小說的磁片,和一張哈利波特電影的DVD,你會選哪一樣呢?答案應該是很明顯的。

小說失去了影響力,不會有人為了小說而自殺,小說是沒落了,尤其這學期老師選用為課本的台灣現代文選小說卷,我認為是一項錯誤。裡面的鄉土文學,我完全無法苟同。不能說鄉土就能用這麼樸拙的文筆和拙劣的文字技巧來寫小說,其中最不可取是硬要將閩南語寫成中文,我是本省人我自己卻也看不懂,這是文字部分。再談到主題部份,鄉土文學描寫的都是刻苦的早期台灣人的生活,這部份的渲染力實在太深,根本是一種污染,多少鄉土劇都是從這些小說得到靈感而拍成的。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闔家觀看電視時,被祖父母跟爸媽罵道,你看啊!我們那時的生活就是這麼辛苦的,你要惜福啊!鄉土文學的悲情成了長輩們說嘴的東西,但實際的情形是那些經驗我們青年人完全無法複製,我們和他們面臨的是完全不同的問題,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上個世代的人面臨的是最底端的生存問題,但我們這個年代面臨的卻是最高層的自我實現問題。兩者面對的貧困完全是兩方面的,一種是肉體的,一種是心靈的。前者煩惱的是能不能吃飽,我們煩惱的,卻是難以名狀的東西,現代人的殺手精神病,現代人自殺的人恐怕比前人要多更多,不曉得是誰把單純的鄉土建造成現代的冷漠的都市,我們還要被罵不惜福。所以說到鄉土文學,那比較像歷史,像其他社會學門,倒跟文學扯不上邊。如同大陸的傷痕文學一樣,哭哭啼啼,沒有出惜。會寫鄉土文學的,和看鄉土文學的,在我看來就像是莊子寓言說的『相呴以溼,相濡以沫』,還真不如在大海中忘記彼此的好。

所以我奉勸老師以後如果還要開設課程敎小說的話,請選用一些可以引起我們共鳴的小說,這種小說不是能用時空劃分的,就像鄉土文學我已說過了是我們不能理解的。能引起我們共鳴的,應該是像魯迅的小說,魯迅許多小說很多是以一個知識份子的角度看世界,這我們大學生絕對可以理解,看了狂人日記我們可以思考我們讀文言文要做什麼。剛剛說過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也是很好的,哪個年輕人現在沒有感情的問題?看了一定有共鳴的。或者是我喜歡的郁達夫的沉淪,寫一個在異地讀書的學生,寂寞又孤獨,相信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是離鄉背景的,一定很有感觸。而這學生偷看了房東女兒洗澡,內心就起了波瀾,自慰又招妓,最後自殺死了。這可以讓我們了解,做壞事前最好先想想。以上是我這學期上課的感想,我必須說,老師上課讓人有打瞌睡的欲望和想翹課的衝動,不是沒有原因的。希望老師能真的好好思考。謝謝!有問題嗎?」

老師搖頭道沒有沒有。

幹譙後心中一片舒坦,雖然有點懊悔,這樣酷評了老師卻沒挨罵,她的肚量未免太大。但我還是有稍微收斂,沒把同學私下說老師長得像巫婆這事說出來。另一面也佩服我強詞奪理的本領。這篇演說可沒有打草稿,之所以想這麼說,完全是因為今天心情不好,馬刺隊被淘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乃吉歐‧懷爾德 的頭像
    乃吉歐‧懷爾德

    凝視者的獨白+

    乃吉歐‧懷爾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