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很多有精神障礙的朋友,甚至我的外婆晚年也飽受阿茲海默症所困擾……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令家屬喪氣的打擊,它是一種無法還原不會好的病,那種痛苦可以比美張愛玲小說中「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的永恆悲劇性。它讓病人失去記憶,也讓家屬失去同情心。目前,醫界的答案就是這樣了,而我們能做的,只有凡是謝恩,不住禱告了吧?勉強,維持一點正向思考。

 

一點正向思考,Have a little faith。就能帶來莫大幫助。

 

好消息是相對於阿茲海默症,對於其他精神障礙的朋友,都是有無限希望的。我想給予一點勉勵。我認識一位長期幻聽的姐妹,她的思緒無法集中,甚至騎機車都有問題,於是,她抱怨,她懷疑,口中盡是消極的話語。

 

有沒有人理她?沒有人理她。因為當一個人說著喪氣話的時候,那種氣氛是會感染的,一個人身上散發什麼樣的氣息,吸引的自然是什麼樣的人。自怨自艾只會吸引到一種人:「沒有人」。

 

你現在說的話、現在作的事,就決定了未來是否埋藏盼望的種子。幸福不是寄希望於未來,幸福就是現在。我在《讓子彈飛》裡聽到周潤發發哥一句台詞,很受感動:「你活著,遲早會死,可是如果你死了,就永遠活著!」

 

他這句話是對一個詐死的手下所說,這其實是在闡述了一種哲學思想,跳脫「名詞」的爭辯,死亡是一件在我們出生時,已經保證了一定會來的事。套一句夜市叫賣哥常說的話:「之前跟我買到比較貴的人客啊,別想太多。」真的別想太多,你現在不快樂,未來也不會快樂。

 

這種樂觀的心態並非盲目的,我有很多觀念,承襲自大陸作家史鐵生。他說:「樂觀只是把悲觀徹底想過了一遍。」我想就是這樣吧?有時候是我們自己困住了自己。

 

有次,我親愛的學姊要去拔智齒,她說很害怕,擔心死了。我那時正好在翻閱一本某法師的語錄。我就對她說了句語錄:「最大的病痛是煩惱。」我這麼一說,她就笑了。反倒我自己陷入終日愁苦,如同被吊上十字架束縛……因為我自尋煩惱地始終暗戀她。其實我說的話是一種洞見,最大的病痛就是煩惱嘛,就是算得癌症,啊好痛好痛啊,那又怎樣?如果你肯提起勇氣想它一遍,痛到最後就不會再痛了,痛苦到最後總會解脫的。

 

樂觀只是把悲觀徹底想過了一遍。木已成舟是我相當喜愛的成語,木已成舟之後,不要再想著它曾經是一棵珍貴的贛林老木之類的事情……而是要想想,該去哪邊泛舟才對。

 

我知道說得總是很簡單,要做卻很難。對很多精神障礙的人來說一點小改變都很難,童年陰影、基因……心理疾病目前就是沒有辦法解釋得很清晰,充滿邏輯。讓人無力,但,有一點是務必要認清的,你會覺得世界很冷漠?沒錯,世界就是那麼冷漠。如同香港巴士阿叔的名言:「你有壓力,我也有壓力。」

 

在一次聚會中,精神障礙的姐妹又開始抱怨。現場瀰漫一種沮喪無力的低迷氣氛……幸好有位睿智的姐妹,她是教會的司庫(就是愚人節那天,電視有播的電影《天使與魔鬼》,伊旺麥奎格演的那個總司庫類似的角色,話說愚人節播這部片很合適,總司庫真的像愚人被玩弄了),她用水晶般沒有雜質的聲音說:「每個人都有他要扛起的十字架。」這句話不悲也不喜,但充滿了生命力,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一切真理就包含在這句話裡了。

 

每個人都有他的十字架,可以莫可奈何被架上,也可以甘心樂意扛起。我每天為兩位認識的精神障礙朋友代禱,希望他們可以改觀,不要一開始就被架上,改變觀點,回頭看一下。

 

看一眼十字架,說不定你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