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使用了aNobii網路書櫃,登錄了我購買過的書。其中幾本我的藏書,網站裡並沒有圖片,於是我自行掃描並上傳到aNobii,算是一點小小的貢獻。這個書櫃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知道你買的書,有哪些人也購買了(當然有些人買了,但並不一定會來這裡登錄),具有聯誼功能,另一大功能是建立自己的圖書資料庫。

  以下是我掃的四張aNobii網站沒有的書照:

九儀出版社的鑑賞文庫,是我所蒐藏的第一套套書,然而現在仍缺了兩本。蔣夢麟的《西潮》以及另一本(好像編號11跟12的樣子,歡迎持有者割愛,重金收購)。
 
這套書影響我很深,其中的魯迅《驚雷吶喊》短篇小說集也是我買的第一本小說,其中的〈狂人日記〉更是我看的第一篇小說。那時我約莫16,7歲,第一次知道有「小說」這種東西的存在。但這在我當時就讀的學校──高雄工專──司空見慣,我想是聯考的淫威讓我們這些工科學生對課外書都倒了胃口。我也不過是在某個百無聊賴的課後逛金石堂,偶然買下了這本「特價99」的小說(那時特價比魯迅對我來說更醒目)。當我看完這本小說後,我感覺我的世界受到了撼動,我充滿著驚嘆的疑惑:為什麼大家都是寫中文,我寫得像垃圾?魯迅寫得這麼酷!這麼有感染力!
 
〈狂人日記〉是我看的第一篇小說,恰巧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當時白話文正值草創時期,如同我當時淺薄的中文寫作能力。而鑑賞文庫這一系列都是民初作家的白話文作品,這些作者雖然懵懂卻充滿夢想,想像力無邊際,在在與我相同,因此很快我就買了這系列多本書。大概如此研讀了小說三年,我寫下了第一篇小說。
 
若說這套書的內容影響了我使我開始寫作,那這套書的外表便是影響了我使我養成藏書的癖好。即便到現在,這套10年前出版的書設計依舊非常亮眼。代表e世代標準視窗文字的細明體寫著書名,搭配著蒼勁的傳統書法為背景,巧妙結合古典與現代。背景色為古書竹簡般的顏色,並使用霧膜印刷,摩起來保證光滑愛不釋手。